•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古琴文化

《高山流水》觅知音

时间:2013/7/17 8:39:30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评论:0
内容摘要:  “知音其唯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这是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对那些欣赏者不能正确理解与评论创作者作品的一种感慨。而一提到“知音”一词,人们马上就会想到那个家喻户晓的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还自然会想到流传至今的千古名曲《高山》与《流水》。  《高山流水...

  “知音其唯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这是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对那些欣赏者不能正确理解与评论创作者作品的一种感慨。而一提到“知音”一词,人们马上就会想到那个家喻户晓的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还自然会想到流传至今的千古名曲《高山》与《流水》。

 

《高山流水》觅知音

 

  《高山流水》现存曲谱为初见于明人朱权《神奇秘谱》,朱权对此曲做了精当的解题:“《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宋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古琴曲《高山流水》原本是一曲,唐代分为《高山》、《流水》二曲。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高山流水》蕴涵天地的浩远、山水的灵韵,诚可谓中国古乐主题表现的最高境界。

 

  《流水》还见于《风宣玄品》《西麓堂琴统》《澄鉴堂琴谱》《自远堂琴谱》《天闻阁琴谱》等30余部琴谱。《神奇秘谱》、《风宣玄品》所收为不分段的,其余所收均为分段。清代川派琴家张孔山弹奏的《流水》充分发挥了滚、拂、绰、注的手法,使高山流水形象更为鲜明,号称“七十二滚拂流水”,其曲谱载于清人唐彝铭所编《天闻阁琴谱》中。今日流传的《流水》多为《天闻阁琴谱》中的《流水》。关于《流水》的意境,张孔山的弟子欧阳书唐于《天闻阁琴谱》中云:“起首二、三段叠弹,俨然潺援滴沥,响彻空山。四、五两段,幽泉出山,风发水涌,时闻波涛,已有蛟龙怒吼之象。息心静听,宛然坐危舟,过巫峡,目弦神移,惊心动魄,几疑此身在群山万壑中奔赴。七、八、九段,轻舟已过,势就淌洋,时而余波激石,时而旋洑微沤,洋洋乎!诚古调之希声者乎!”

 

  这个曲子几经流传直到今日还在演奏。1977年8月,当美国“旅行者号”宇宙飞船飞向茫茫太空去寻觅太阳系之外的智慧生物时,决定携带古琴曲《流水》录音和万里长城图像,以寻求某种可能存在于外星系的我们地球人的“知音”。推荐者哈佛大学教授周文中认为,“自孔子时代起《流水》一曲就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古琴曲《流水》“足以代表中国”。《流水》是一曲祖国壮丽河山的颂歌,形象生动,气势磅礴,听后使人心旷神怡,激起一种进取的精神。通过深沉、浑厚、流畅的旋律和清澈的泛音,表现了层峦叠嶂,幽涧滴泉,清清冷冷的奇境,绵延不断、富于歌唱性的旋律,犹如点滴泉水聚成淙淙潺潺的强流。按泛音序列下行和五声音阶进行的曲调,大幅度的滑音,伴以滚、拂手法,如同瀑布飞流,汇成波涛翻滚的江海。

 

  这里还有一个流传千古的故事。古代有一位著名的琴家叫伯牙,弹得一手好琴。历代文献关于伯牙的记载颇多,最早见于荀况的《劝学》篇:“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意思是说每当伯牙操琴的时候,美妙的音乐会引得正在吃草的马儿也会仰起头来聆听,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其音乐演奏的生动美妙。在《吕氏春秋》和《列子》中,记载有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一直为后世所传诵。之后,西汉的《韩诗外传》、《淮南子》、《说苑》,东汉的《风俗通义》、《琴操》、《乐府解题》等众多古籍纷纷援引。这些作品里,有关伯牙的描述,在内容上更为丰富。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开卷第一篇是《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在这篇小说中伯牙成了乐官俞伯牙,钟子期却成了汉阳的樵夫,上古的一小段百来字的典故此时完全变成了人物、地点、情节样样俱全的话本小说。

 

  有一次,伯牙在泰山游览,大好的山川引得伯牙一时兴起,于是,就走到附近的一个亭子里取下琴袋,摆好琴调好弦,望着美丽的风光开始弹起琴来。这时,有一个樵夫名叫钟子期在此地路过,看见伯牙在弹琴,就坐在一旁静静地听。伯牙越弹越高兴,当描写巍峨耸立的高山时,弹出的曲子音色苍劲,缥缈的云如同入穹岩峡谷,似有悬崖峭壁回音对应。坐在一旁的钟子期自言自语地感叹:“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当伯牙意在流水时,音色淙淙铮铮,像幽洞的寒流;冷冷清清,犹如松根之溪流;浩浩洋洋江海之平流;惊风骤雨,瀑布之飞流。钟子期沉醉在音乐之中,又自言自语地说:“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伯牙所弹的乐曲意境,所寄托的情感,钟子期都能心领神会,伯牙大惊,知道遇见知音了,这么默契的无言沟通,正是音乐演奏者与欣赏者之间内心交流相融的最高境界,也是千载难遇的真正“知音”相逢。于是二人一见如故,结为知交,约定第二年此时再相会。第二年,伯牙如期赴约,可是总不见钟子期的到来,伯牙很奇怪,一打听,才知钟子期已经故去。伯牙悲痛欲绝,感叹自己今后弹琴再也没有这样的知音了,绝望之中当即弄断了琴弦,摔坏了宝琴,从此不再弹琴。故事中伯牙弹的琴曲就是《高山流水》,这个佳话得以流传的最直接的原因是伯牙与钟子期之间那种相知相交的知音之情。当知音已杳,伯牙毅然断弦绝音。岳飞在《小重山》一词中“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正是伯牙当时心境的准确反映。

 

  高山者,雄浑、厚重、沉雄、博大、刚健、深沉、坚硬、苍劲、稳重,静之极刚也。流水者,飞动、飘逸、柔媚、奔放、轻盈、活泼、潇洒、恣肆、逍遥,动之极则也。厚重沉稳,千载不迁,高山最能代表静;飞动奔放,周流无滞,流水最能代表动。而天地间之万物,不外一动一静两大现象,动静对立而统一,动因静更显其动,静因动更显其静。山间因有飞瀑流泉的衬托而鲜活,水中因得苍岩绝壁的映衬而秀媚。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欲表现山之高,将山全部表现出来就显不出其高,在山腰添几缕白云,山因烟云遮掩而含蓄,因藏而不露、深不可测而显得高了。《高山》一曲气质庄重平和,指法简洁洗练,节奏平缓凝重,间以轻快空灵之音衬之,似有白云绕峰、泉水飞溅。刚中寓柔,方能体现出高山稳健之气质。欲表现水之远,将水全部展露出来就显不出水之远,用遮掩的手法切断水流,使之曲折委婉、层次分明,水便显得远了。《流水》一曲气韵生动、流畅,音节跌宕起伏,气势飞动连绵,具有苍岩落瀑,流水之处势不可挡之豪放神采。起始以厚重刚健之音烘托,似群峰林立、水落石出。柔中含刚,方能衬托出流水之秀媚。因此,静中必有动,动中定有静。阴阳,刚柔,聚散,虚实,动静本是一切琴曲所具备的基本艺术要素与对比的两个极端,无论琴曲怎样发展与变化,都逃不出《高山》与《流水》的典型“动”、“静”风格范围,以后的各琴曲都是在静中含动而偏静或动中含静而偏动中极尽变化,静动辩证协调统一之中,这也许就是《高山》、《流水》两曲深受历代琴家推崇并流传至今的真正原因。



上一篇:舜奏《南风》治天下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评论


联系电话:13852370000 站长QQ:48850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E-mail:ljx@hagq.org


传承古琴艺术,弘扬传统文化。欢迎您访问淮安市古琴学会官方网站!

Copyright © 2013-2018 The Huaian Academy of Guqin, All Rights Reserved 

淮安市古琴学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13038304号